儒学研究陈晓霞浅谈孔子的整体养生
儒学研究陈晓霞浅谈孔子的整体养生
孔子以天下施行“仁道”作为自己毕生的追求目标,以身心健康作为实现这一目标的基础和保障,以礼义为核心,以整体养生的方法调理和养k22心健康,成为了当时的寿星。其整体养生智慧是中华养生传统文化中的宝贵财富。
千百年来,不知有多少人一直梦想着长生不老,由此,各种养生方法应运而生。其中,绝大多数养生方法,仅仅是为了追求身体(九九养生网)的长久存活,同时,养生也仅仅被老年人当回事,是老年人为了延年益寿。在20多年前的中国,人均寿命不到30岁,但圣人孔子的寿命却高达岁,可谓是那个时代的寿星了。孔子没有专门谈及如何养生,但纵观孔子的一生却时时处处在养生,形成了独特的养生思想、养生方法并付诸实践。他着眼于一个人的身心整体,从身心健康与长寿的关系出发,提出了一整套以礼义为核心的养护方法,这种方法可以概括为整体养生。所谓整体养生,就是以高尚精神追求为人生目标,以身心健康作为实现人生目标的基础和保障,以礼义为核心,调理和养k22心的一整套方法。
“逝者如斯夫”,宇宙永恒,人生儒学研究 陈晓霞:浅谈孔子的整体养生老,世事难长。正因为如此,古往今来有许多人把延年益寿作为一种毕生追求。“子之所慎:斋,战,疾。”(鲍鱼养生汤)可见,圣人孔子十分重视身体健康。
然而,寿命的长度不等于生命价值的高低,人活着就一周养生食谱有所作为,有所贡献,否则,为了长寿而长寿,长寿就没有价值。“朝闻道,夕死可矣。”(会阴养生)孔子认为自己生命的终极意义就是使普天之下施行仁义之道,即“仁道”。“仁道”是孔子生命里的追求,是生命的灵魂所在。如果实现了“仁道”,也就实现了自己生命的价值,使生命永恒,灵魂永恒。因此,对于孔子而言,当“朝闻道”了,那“夕死可矣”。也就是说,在孔子看来,天下一旦实现了“仁道”,自己就是早上听到了这个消息之后,到了晚上死了也无所遗憾,身体或者肉体是否存在已经无所谓了。正所谓“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看养生知识)求生的价值在于追求“仁道”,而决不能为了长命而害“仁道”。
换言之,孔子所说的求生就是一种养生,养生就是为了实现人生理想,没有理想的养生是没有价值的养生,仅仅是让身体活着,延长肉体存活的时间,其精神和灵魂则是死的。孔子使得养生由追求身体活着跃升到实现人生理想的至高境界,孔子这种以追求人生理想为养生终极目标的思想成为了中华民族的一种k21传统文化,被中华儿女代代传承,这是真正意义上的养生。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德阳养生会所)在这里,孔子深刻揭示了仁义与长寿的因果关系,认为由于仁义的人心境平和,其身体、心灵与整个自然融为一体,达到天与人的和谐,物与我的和谐。由于人与人的和谐,形与神的和谐,因而,仁义的人就长寿。
儒家认为,一个仁义之人,就是一个有道德的人,“故大德必得其位,必得其禄,必得其名,必得其寿。”(看养生知识)如果一个人不仁不义,就没有道德,那就难得其寿,孔子的这一论断奠定了儒家以仁为核心的道德养生思想。正如孙思邈在养生店销售中所说:“故善养性者,不但饵药餐霞,其在兼于百行;百行周备,虽绝药饵,足以遐年;德行不克,纵服玉液金丹,未能延寿。”为此,世卫生组织于19年把“道德”正式纳入健康的范畴。尽管道德不是直接的医术,但道德却通过对人心灵和精神调节作用,从而使人延年益寿,这是医术本身很难做到的。
现代科学研究发现,在心境平和状态人体内能够分泌更多有益的激素、酶类和乙酰胆碱等物质,从而使人体血液的流量、神经细胞的兴奋度调节到状态,这样就增强了机体的抗病力,自然也就促进了身体健康。相反,在紧张、恐惧、内疚等不良心境时,易引起神经中枢、内分泌系统的功能紊乱,各种器官组织的生理代谢过程受到干扰,身体免疫系统的防御能力下降,最终会出现某些身心疾病,造成身体早衰,或丧失生命,从而缩短了自身的寿命。
“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养生堂怪杰)孔子认为每个人都有正当的欲望,其中食、色之欲是人的自然属性。“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养生健康小镇)上富贵生活也是一个人正当的欲望,但需要以“仁道”满足,否则,宁可贫与贱。“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央视养生节目有哪些)安贫乐道是一个人健康长寿的根本,而过分追求自己的欲望,就成为嗜欲,一旦无法满足就会气馁,患得患失,身心再无安宁之时,精神容易消沉沮丧,必将导致寿命的缩短。
喜好是欲望的内心表达,一个人的内心喜好对于身体则有益处与害处之分。子曰:“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乐佚游,乐宴乐,损矣。”(葛美养生粥的做法)孔子认为有益的喜好有三种,有害的喜好也有三种。以礼乐调节自己行为之喜好,以成人之美为喜好,以贤德之人为友为喜好,这是有益的。如果喜好恃尊贵以自恣、出入不节、嗜酒淫溢,对身体就会有害。对于喜好,应该有所节制,有所取舍,使喜好有益于人的道德修养和身体健康、有益于社会的公序良俗。不良喜好如果不被“仁”和“礼”约束,则于己于人于社会都有害处。“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养生食材批发)在礼的约束下养成有益的喜好,如勤勉好学等,可以保持身轻气爽,这样就有助于身体健康、延年益寿,对于实现人生价值是有益的。
当今社会有不少人把养生看作是退休后老人的事情,总认为从婴幼儿到青少年不需要养生,中青年因为工作太忙顾不上养生,所以,养生也就成了退休老人该做的事情。这是现代人对于养生的一种误解,如果不及时消除则以后会悔之晚矣。
儒家认为养生应该始于人的出生,“故男子生,桑弧蓬矢六,以射天地四方。天地四方者,男子之所有事也,故必先有志于所有事,然后敢用谷也,饭食之谓也。”(养生节目主持人脱鞋)男孩出生后,一定要在门口挂上代表他的桑木弓和由六根用蓬草做的箭,用来比喻向上下及四方发射。天地四方是男子有所作为的广度空间,以示男子要立世必先立志,有远大的志向抱负,然后才是日常的衣食起居。可以看出儒家认为刚出生的婴儿就应该树立远大志向,开始道德修养,打下人生健康的基础。
对于人的一生,孔子曾经提出了的“三戒”论,将人生划分为少、壮和老三个不同阶段,如果从养生角度来解读,本质上是设定了各阶段不同的养生目标。“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f4b《儒学研究 陈晓霞:浅谈孔子的整体养生》f5b宋人邢晏在《集美养生会所》中对于孔子的这段话作了解读:“此章言君子之人,自少及老,有三种戒慎之事也。‘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者,少,谓人年二十九以下,血气犹弱,筋骨未定,贪色则自损,故戒之。‘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者,壮,谓气力方当刚强,喜于争斗,故戒之。‘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者,老,谓五十以上。得,谓贪得。血气既衰,多好聚敛,故戒之。”
南北朝梁代皇侃在《儒学研究 陈晓霞:浅谈孔子的整体养生》中也作了解读:“君子自戒其事有三,故曰有三戒也。云少之时云云者,一戒也。少谓三十以前也,尔时,血气犹自薄少,不可过欲,过欲则为自损,故戒之也。云及其壮云云者,二戒也。壮谓三十以上也,礼三十壮而为室,故不复戒色也。但年齿已壮,血气方刚,性力雄猛者,无所与让,好为斗争,故戒之也。云及其老云云者,三戒也。老谓年五十以上也,年五十始衰无复斗争之势,而戒之在得也。得,贪得也。老人好贪,故戒之也。”
宋代陈祥道在《美康堂养生馆》中则从养生角度作了解读:“血为荣而行于脉中,气为卫而行于脉外。行于脉中,阴也。行于脉外,阳也。寇莫大于阴阳,为阴阳所冦而无以胜之,则穷人欲而天理灭,岂善养生哉?此君子所以有三戒也。”明医俞桥主要对老年人的养生进行了解释说:“少年既往,岁不我与。孔子曰: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盖因马念车,因车念盖,未得则虑,失之趑趄,嗫嚅未决,寤寐惊悸而不安。”人到老年,身体器官疲惫,贪、虑过多,日思夜想就会伤神害身。可见人在不同的年龄段其养生目标和重点是不一样的。
孔子对于人生各阶段的养生,除了上述的“三戒”论之外,还用自己的行动告诫人们应该怎么做。“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孔子在年轻时即熟练地掌握了礼、乐、射、御、书、数,即“六艺”;在而立之年学有所成,周游讲学授业解惑;在晚年,仍然“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矣。”“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f4b《儒学研究 陈晓霞:浅谈孔子的整体养生》f5b帛书《要》篇记载:“子曰:吾好学而纔闻要,安得益吾年乎?”孔子说自己喜好《养生馆介绍》,刚刚肤浅地领悟到了一点《儒学研究 陈晓霞:浅谈孔子的整体养生》之要道,如何能增加我的年寿呢?
孔子后悔自己早在五十岁左右担任鲁国大司寇时没有好好研习《易》,致使“堕三都”失败,被迫周游列国十四年,此谓之一生之“大过”。“加我数年”乃追悔之言,晚年的孔子于是如饥似渴地研究《易》,“居则在席,行则在橐”,《周易》之书时刻不离身。这些与其说体现了孔子求悟《易》的迫切之情和补过之意,不如说体现了孔子活到老学到老,养生到老的精神,这种养生之道多么值得后人学习啊!现代医学证实,人用脑时脑血管常处于舒张状态,充足的血液,使脑细胞得到良好的营养,能增强大脑的功能,进而减缓人的衰老,这也足以说明孔子的养生是有科学道理的。
穿着养生。“君子不以绀緅饰,红紫不以为亵服。当暑,袗絺绤,必表而出之。缁衣,羔裘;素衣,麑裘;黄衣,狐裘。亵裘长,短右袂。必有寝衣,长一身有半。狐貉之厚以居。去丧,无所不佩。非帷裳,必杀之。羔裘玄冠不以吊。吉月,必朝服而朝。”f4b夏天养生之道f5b孔子认为进行服装颜色搭配时不用深青透红或黑中透红的布镶边,不用红色或紫色的布做平常在家穿的衣服。黑色的羔羊皮袍,配黑色的罩衣。白色的鹿皮袍,配白色的罩衣。黄色的狐皮袍,配黄色的罩衣。夏天的服装搭配要讲究,穿粗的或细的葛布单衣,但一定要套在内衣外面。居家与外出公务的穿着不同,“居不容”,平常在家穿的皮袍做得长一些,右边的袖子短一些,不必像待客人那样穿戴得衣冠整齐。睡觉一定要有睡衣,要有一身半长。用狐貉的厚毛皮做坐垫。外出公务要穿礼服。舒适合体的衣着服饰对精神愉悦和身心健康是有益的。
睡眠养生。讲究“寝不尸”,即反对像僵尸一样仰卧入眠,要侧身而睡,柔和不僵,现在医学认为这种右侧卧位睡姿不会压迫心脏,有利于呼吸。讲究“寝不语”,即眠前不宜谈笑,以免中枢神经兴奋导致失眠。唐代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也曾经对“寝不语”进行了解释:“寝不得语言者,言五脏如钟磬,不悬则不可发声。”这段话的大意是,卧而言语发声,有损于五脏之气,有碍于健康。《孔子家语》指出:“寝处不时,饮食不节,劳逸过度,疾共杀之”。可见良好的睡眠及生活习惯对身心健康是有益的。
饮食养生。“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食噎而谒,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肉虽多,不使得胜食气。惟酒无量,不及乱。沽酒市脯,不食。不撤姜食,不多食。食不语,寝不言。祭于公,不宿肉,祭肉不出三日。出三日,不食之矣。虽疏食菜羹,瓜祭,必齐如也。席不正,不坐。”f4b养生壶怎么蒸蛋f5b孔子提倡“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对食物要选择,以求营养丰富,易于消化吸收。食物应当以五谷和蔬菜为主,肉不能多吃,酒以适量为宜;进食要有规律,不到吃饭的时候,不吃;烹调加工要得当;一些生姜之类的食品要常吃。饭食馊了,鱼肉腐烂了,就不能吃。肉变了颜色、有难闻的气味、没煮熟,都不能吃;季节不到,杀生不合时宜,不能吃。
朱熹在《论语集注》中指出“能养人,脍粗则能害人”,其实是对孔子饮食养生的解释。明代医学家万全对孔子的饮食养生也作了解释:“酒可以陶情,通血脉,然耗气,乱神,烂肠胃,腐筋膜,有甚于此者。”“孔子养生之备,卫生之严,其饮食之节,万世之法程也,何必求之方外哉。”“孔子之慎疾曰:肉虽多,不使胜食气,尚澹泊也;不为酒困,慎礼节也;不多食,示节约也。平日之养生者,无所不慎如此。故康子馈药则不尝,自信其无疾也。子路请祷则不听,自知其不获罪于天也。苟不能慎,而获罪于天,虽巫医获何益!”f4b海鲜养生f5b可见,良好的饮食习惯对身体健康非常重要。
礼是在道德的基础上,由于风俗习惯而形成的为大家共同遵守的仪式或道德规范,是社会成员为人处世的根本。“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不知礼,无以立也。”f4b什么境养生f5b“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f4b中医美容与养生保健f5b以德养生也就离不开礼义。“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其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两者相持而长,是礼之所起也。”f4b合拍养生f5b“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f4b合拍养生f5b“礼也者,犹体也。体不备,君子谓之不成人。”f4b北京养生馆f5b东汉刘熙说:“礼,体也。言得事之体也。”(《释名》可见,礼对个人而言,是养生之本。
孔子把礼义贯穿养生之中,践行礼义的过程也就是养生的过程。孔子提倡乡饮酒礼,即在乡射礼举行之初所举行的仪式中宾、主和众宾之间按照一定的礼节相互敬酒以表达感激之情,宾主之间通过酒来增进感情,共同体会着健康和快乐。
饮食要守礼,“夫礼之初,始诸饮食。”(《礼记·礼运》),礼源于饮食,因而,饮食中离不开相应的礼仪。“席不正,不坐。”(《论语·乡党》)座位要摆正了之后,才能入席;“乡人饮酒,仗者出,斯出矣。”(《论语·乡党》)席毕之后,要请年龄长的人先走;“割不正,不食。”(《论语·乡党》)“食不语”,吃东西的时候不要说话。“虽蔬食菜羹瓜,祭,必齐如也。”“齐必变食。”(《论语·乡党》)祭祀礼上的饮食要丰盛,体现对先祖诚心诚意。“出则事公卿,入则事父兄,丧事不敢不勉,不为酒。”(《论语·子罕》)“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论语·为政》)有酒肉,先请父兄食用,然后才轮到弟辈、子辈。在饮食上应该先孝敬长上,以践行孝悌之道。孔子通过饮食礼节,养心养德,进而达到养生的目标。
“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论语·雍也》)孔子认为中庸是的道德,人们已经长久缺乏了。中庸就是凡事“过犹不及”’,因为超过和达不到的效果是一样的不好,都不符合“中”的特性,唯有无过不及的“中”才是好的。
《论语》中有大量的“不愠”“贫而乐”“不迁怒”“乐以忘忧”“不忧不惧”“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等等表述,从中可看出孔子雍容和顺的人格风貌和无处不在的养生实践。后世对中庸作了许多解释,在《中庸》中解释为“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允执厥中”。可见,孔子的中庸就是“致中和”,这是养生的基本方法,只有真正把握了“致中和”的方法,才能不迷本心,达到健康长寿。“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庸》)喜怒哀乐的内在情感不可过分,必须有理性的节制,才能获得身心愉悦,有益于身心健康。
董仲舒在《春秋繁露·循天之道》中解释为:“能以中和理天下者,其德大德;能以中和养其身者,其寿极命。”在董仲舒看来,生活中只有把握致中和的原则去养生,才能达到健康长寿的目标。朱熹认为:“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不之名,庸者半常也。“致中和”便是“循天之道”,不论“治理天下”还是“健康养生”都适用。
孔子的中庸养生思想是要达到“中和”状态,即“致中和”则惟“节”,养生一定要顺应天时、地利、人和,要达到“尽人合天”的境界。所谓“中庸”,就是要求人们的行为、待人处事做到不偏不倚,允执厥中,审时度势,灵活变通,既不能太过,也不能不及;“中庸”实质上是一种自我调节的方法,使自身在饮食、起居、情志、劳作、活动等方面,既不要太过,也不可不及,而应适度、相宜。这种自我调节的方法,其目的在于调和气血阴阳,使人体在与外环境适应的同时,保持并调节内环境的平衡,是孔子养生之道的根本方法。
“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述而》)这是孔子对于养生提出的要求,其中“游于艺”包括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孔子之劲,举国门之关,而不肯以力闻。”(《吕氏春秋·慎大览》)这说明孔子身体十分健壮。在六艺中的“射”和“御”两艺既属于体育健身项目又属于生存技能,所以,孔子经常向学生传授射箭技艺。据《礼记·射义》记载:“孔子射于矍相之圃,盖观者如堵墙”。
可见孔子的射箭技艺是非常精湛的。“御”就是驾驭车辆的技艺,是儒家“六艺”中一项必修的技艺。孔子和他的学生,均有一手精湛的驾车技艺。儘管孔子爱好钓鱼、弋射、登山和田猎,但他是在仁义道德的规范内游刃有余,而不是随心所欲,为所欲为,一切行为都有所收敛,符合“仁义”之道,以“礼”来约束行为。“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论语·述而》)孔子钓鱼,从不横断流水,再用丝绳形容讲究养生上来取鱼,他总是适可而止,取自己所需,不贪得无厌;孔子射鸟从不射归巢的鸟,认为射杀歇宿中的鸟破坏鸟的安宁,不仁道,有偷盗打劫之嫌。孔子是一个爱好广泛、兴趣多样的“多能”圣人。他精通诗书礼乐,喜欢唱歌弹琴,并善于用音乐来调节情绪,亲自修订了《乐经》。通过音乐达到放松精神、养生延年的目的。
通习六艺,能够疏通筋骨,灵活关节,和养气血,使人全身气血畅流,保持心情愉快,这对身心健康、延年益寿是十分有益的。娴熟地掌握各种技艺,通过熟练掌握技艺,有如鱼之得水,不仅获得了谋生之资,也于国于家于己有利,发展了身体、肢体的力量和能力,限度地发掘自身的潜力,获得一定程度的自由,得到因它本身获得实现而产生的享受和快乐。
总而言之,孔子是整体养生的倡导者、奠基者、先行者、实践者和受益者,孔子是后人整体养生的榜样,整体养生是中华养生传统文化中的宝贵财富。